2021-04-21

【生活】“剪坏头发”也能上新闻的年代,还不如“剪掉别人胡子”就能一剪成名的历史

当“剪坏别人的头发”在网上引起热议时,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历史上,有人曾因“剪掉别人的胡子”而声名大噪,甚至载入史册。
听起来有些荒谬吧? 

或许这类琐事在今天确实无历史价值可言(当然也不排除会登在一些小报的头版),但在那个世纪,这种看似冒犯别人的行为却是一个不可磨灭的震颤瞬间,承载了人类任重道远的使命。

图源:Good Free Photos

这一切都要回到17世纪末期的俄罗斯。

当时俄罗斯还只是一个内陆国家,领土有限,无论经济、军事、文化、科技等各方面均远远落后于西欧各国。

沙皇彼得一世(Peter I, 1672-1725年)在1687年即位之后,试图改善俄国落后的局面。为了实现目的,彼得特别发布任务,托一个考察团到西欧国家师从他人,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。

图为彼得一世。(图源:维基百科)

1697年,俄国的考察团出发了。让其他人没有想到的是,彼得本人也化装成考察团的一个普通成员,一起前往西欧。考察团先后在荷兰的萨尔丹、阿姆斯特丹和英国的伦敦等地学习造船和航海技术。为了引进高质量人才,他们也邀请了大批科技人员到俄国工作。

在随团出访的过程中,彼得虚心地向他人讨教各种造船技术,还访问了许多著名的科学家。

1698年,考察团从维也纳回国。当贵族们前来恭迎归来的彼得时,彼得突然操起剪刀把一个贵族的大胡子给剪了。贵族们为此感到惊慌失措,对沙皇不按常理出牌的行为不解。

图源:Atlas Obscura

回溯历史,当时的俄罗斯男子素有蓄胡子的习惯,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时尚,在他们眼中胡须是“造物主赐与的装饰品”。可想而知,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是多么难以割捨。剪胡子因此遭受上上下下的顽强抵制,但彼得完全不管这些。

彼得要求他们向不留大胡子的西方人学习,并宣布:剪胡子为全体居民不可推脱的义务,欲保留胡子者都得缴税,因而衍生了“胡子税”。 据史料记载,留着又长又浓密的胡子的官吏和贵族每年要缴600卢布;至于平民、商人等,则征收30-60卢布。在当时的强制执行下,蓄胡子犹如弥天大罪,社会各色人等可谓提心吊胆,囿于课税负担的压力,只好被迫顺从彼得的意思。

难以想象的是,彼得这种强人所难的举动,却在俄罗斯发起了一场改革运动。 生活上,彼得主张实行西方化,除了规定人人不得留大胡子外,还要求宫廷人员必须穿西装。

彼得的新政为军事作出不少贡献。(图源:Russian Beyond

彼得还实行了义务兵役制,引进国外新式武器和战略技术,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。彼得还大力鼓励工商业的发展,鼓励西方工艺和技术的引进,并派人到西欧去学习。

在内部改革的同时,彼得调整了外交政策,大力扩张。在他的领导下,俄国与土耳其、瑞典战争不断,拓展了俄国的领土。1703年,俄罗斯从瑞典手中获得了波罗的海东岸的一片土地,得到了渴盼已久的出海口,并在附近建立了一座新城市——圣彼得堡。1721年,彼得把首都从莫斯科迁到圣彼得堡,俄国正式改名为“俄罗斯帝国”,彼得也被人们尊称“彼得大帝”(Peter The Great)或“祖国之父”。

这一剪绝非随心所欲,确实剪掉了俄罗斯上千年的积弊,奠定了俄罗斯繁荣的发展基础。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彼得一世的政策同样存在弊端。

俄国沙皇传统经现代化后逐渐变质。(图源:Russian Beyond

正如上述所指,彼得一世实行西方化,其实也扼杀了俄罗斯民族的独有风格。这种建立在牺牲本土文化之上的创新,在另一派人看来无非是对自己民族的一种背叛。后来,俄罗斯帝国的继承者为了唤醒国人的民族感,到了1772年正式废除了实施多年的胡子税,作为团结国人对抗欧洲的手段。
政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,我们无从考证,也无法完全推论“剪胡子”与改革成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无可否认的是,彼得一世这种敢于舍弃过往、突破传统的精神,终究还是让俄罗斯走出温和的良夜,迎接崭新的旭日,收获进步与成长。

参考文献:
[1] 禹田编著. 你不可不知的世界历史故事. 同心出版社: 北京, 2009: 104-105.
[2] 风传媒. 留胡子要缴税?不随身带胡子币,还要被强制当众剃须!俄国沙皇怪异政策竟是为了…. 2017-09-06.
[3] 搜狐. 什么?留胡子也要交税?!. 2018-09-29.
[4] 央视网综合. 康熙与彼得大帝的治国差距. 2009-05-27.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